本内容有网友汇总仅供参考,本网站不对汇总真实性负责,请广大网友自行判断!
靶向药换药模式:
1、EGFR、VEGF、HER-2全都中高表达的,可以用易瑞沙、2992、特罗凯、凡德他尼、阿西替尼、TIVO-1等任意换,只要让它们的类型间隔开就行。
2、EGFR、VEGF、HER-2全都低表达的,可以用与上述相同的药,每种药都可以使用时间稍长一些。
3、EGFR高表达,VEGF低表达,HER-2无表达的,可用易瑞沙、特罗凯与阿西替尼、TIVO-1等交替使用;易瑞沙和特罗凯用的时间稍长一些,阿西替尼、TIVO-1用的时间可短些。
4、EGFR无表达,VEGF高表达,HER-2无表达的,可以阿西替尼、TIVO-1等作主力,用凡德他尼作短时间隔。以免疫组化表达指导选药,并不是百分百准确和一成不变;因为免疫组化的检测也不一定很准确,因此,一切药物有没有效,要具体吃过才知道。有时即使没表达,也可以在平稳的时候大胆尝试。此外,即使HER-2没表达,也不等于不能用2992、拉帕替尼一类的药,因为HER-2本身也属于EGFR大家族里,抑制EGFR一类的药如果有效,用2992或拉帕替尼也大多有效。
病情千变万化,不可能预先制定一套必定效果不错的换药程序,其实只要抓住大体的换药原则,就可临时灵活处理,用上最恰当的药。(之十二)山穷水尽……又一村山穷水尽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不到最后,都不可停止寻找。
先说一病例:Z姓女士,50多岁;肺腺癌,1期或2期,总之不会是3、4期;基因无突变;CEA不敏感;手术后常规化疗,之后练郭林功,约一年多复发,多处结节,咳嗽;之后再常规化疗无效,力比泰无效、蛋白紫杉醇无效;然后吃靶向药,易瑞沙无效,特罗凯无效,2992无效;病情一直进展,CT检查表明肺部病灶逐渐增多增大;咳嗽持续2年,且越来越剧烈,至胸背疼痛;到了去年秋天,病人已经失去治疗信心,开始考虑身后之事。
可幸病人从病历里找免疫组化的报告:EGFR和VEGF各一个 号。于是,抱着差不多是最后的希望,她吃阿西替尼,每天7毫克X2次。几天过后,柳暗花明了,又一村了,病人竟然止咳了!几天的阿西替尼竟然可以终止她长达两年的咳嗽!
吃阿西替尼2个半月后,病人回到省城一家由著名的肺癌专家领导的肿瘤中心作增强CT检查,没料到迎来一个比止咳更让人激动的奇迹:肺部的病灶差不多被扫除得干干净净!两名医生对着片子目瞪口呆,连连追问病人用过了什么药。病人不想如实说,谎称没吃过什么,医生坚称“不可能!”,病人只好说吃了两个半的阿西替尼。让人晕倒的是,其中一个医生好像连“阿西替尼”也没听闻过;另一个医生则追问药是不是从香港进来……
人生千回百转,抗癌的路何尝不这样?假如固执于主流医学的既定规矩,假如局限于可怜的肿瘤药品市场,那么,Z女士如何止咳?如何走进“又一村”?在我们以轮换使用靶向药为特色的草根治疗中,一换一个准的成功率不可能很高,尤其在开始摸索的前两年。我们常常满怀希望信心百倍地换吃一种药,但结果却强差人意,甚至令人沮丧。人与人的差别很大,癌病神秘莫测捉摸不定,还有药物剂量的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,其可控的程度很低,赌博的意味却很浓。因此,面对换药失败的态度和继续努力的劲头,就成了抗癌能力高低的分水岭。
继续努力不等于在一棵树上吊死,把无效的药反复吃。能不能扭转局面,往往在于我们敢不敢大胆尝试。抑制EGFR一类的药如果无效或效果很微弱,就得马上用上抑制VEGF一类的药;反之亦然。此外,还有那些非抑制EGFR和非抑制VEGF和非抑制HER-2的,都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当中。
面对换药失败,惊慌失措,乱了阵脚,仍在原有类型的品种里选药;或草率鲁莽,孤注一掷,把已经无效的药疯狂加量或疯狂联合他药;或转而求救于局部治疗;或转而求救于中医中药和民间偏方……这些做法都难以致胜,当让我们引为借鉴。
本文引自网络,详情请咨询医生